今天下午举行的北京市出租车调价听证会,10名消费者代表支持调价吗?又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本报记者昨晚分别致电10位消费者代表,其中7位代表明确表示赞同调价第一方案,即起步价13元,每公里计程2.3元;3位代表对两套方案都不太满意,仍在考虑中,但还是希望“能不涨就不涨”。
除了10名消费者代表,来自社会组织的代表和3名政协委员代表以及会外的专家学者,也对此次听证方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几位听证会代表特别指出,出租车价格7年没有调整过,此次调价还是必然的,但不应依靠消费者来提升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而且高峰时段等候费全部由乘客承担也不十分合理。多位听证会代表表示,调价并不是解决北京打车难的唯一办法,政府还应在道路建设、提倡绿色出行等方面多下功夫,才能逐步缓解道路拥堵的状况。
听证会代表表态
王丽梅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支持出租车“高价”
取消单收燃油附加费
作为听证代表,王丽梅说她在本次听证会上的主要建议有两点:支持“高价”和取消单收燃油附加费。
“调价的目的,主要是对于出租车在北京公共交通网定位的一次改革,并通过电召等手段协助这一次调整。”王丽梅表示:“我支持价格高的那个方案,调整就一次性调整到位,然后新政策寿命要长一些。价格越高,必然会对供需影响越大,这样可以促使出租车回归‘特殊服务’定位,主要为旅游、商务、出行不便等人士服务,与公交车和地铁面对的服务群体不同。同时,我也不赞同单收1元的燃油附加费,建议直接把这部分钱纳入起步价或里程价里,简化手续便于管理。”
此外,对于近期路边新建的众多出租车扬招站,王丽梅表示了肯定。“有些社会车辆不自觉地占用扬招站出租车车位,这需要交管部门按乱停车严格处罚。”王丽梅还谈到,在扬招站设排队围栏不现实,北京这样人流密集的区域,街道上的扬招站不具备设排队围栏的条件,如果设了,可能又会对环境和交通造成别的影响。所以,目前只能号召大家自觉在扬招站有序打车。
本报记者 孟环 J147
郑实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科技质量部部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峰期等候费应不分时段在4元以下
综合起步价、等候费等因素,郑实更倾向于每公里2.3元的调价方案。
郑实说,按照现在的调价方案,等候费每5分钟会达到4.6元或5.2元,高峰堵车时段等候费会涨得比较猛,增长过大很容易物极必反,如果碰上堵车出现乘客半截下车的现象,目前也没有解决方案。郑实表示会在听证会上提出这个观点,他认为调价方案针对高峰出车问题的针对性太过,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比如红绿灯和堵车不是顾客造成的,全部由顾客承担并不合理,司机也应承担一些。郑实建议等候费应不分时段在4元以下,比如3.5元;如果因为顾客原因造成的等候,比如下车办事等,等候费可以提高甚至高于方案中的价格。
关平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
不希望一下子涨太多
对于听证会时会投哪个方案一票,关平还是有些犹豫,这一票很重要,是个两难的选择,目前他调研对象的结果是倾向于2.3元。
关平说,2.6元的方案一下子提得太高,虽然对缓解打车难可能效果更明显,但冲击比较大。2.3元的方案冲击小一些,也会有一定的效果。最近关平一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人群的意见,目前了解到的结果是出租司机和打车人都不希望一下子涨太多,出租司机主要是怕没客源,乘客则是怕太贵。
现在的情况是方案已经出台,关平说,其实他调研中还想到另一个思路,比如目前是3公里起步,能否缩短起步里程,同时降低一点起步价,这样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乘客会比较有利,对于远程乘客的冲击也不是很大。
纪海英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措施不要只是提一下,一定要落地
纪海英支持2.6元每公里的调价方案,她说,纵向比较来说,北京市出租车价格已经多年没有调整,横向比较来说,2.3元的价格和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并不高,而2.6元的方案也基本上是持平或者略高。
对于解决打车难的其他建议,纪海英表示她的建议基本上已经包括在此次听证方案中,她希望这个听证方案上的举措不要只是提一下,一定要落地。本报记者 孙颖 X133
赞同方案一
购物导报张瑾
在公布听证方案后的十几天时间,我在商业区、旅游景点等处走访询问了超过100个消费者和100个出租车司机,询问的人员中有外企高管、律师、交警还有学生、个体户翻译、作家等等,“最长的询问电话记录是1个小时”。我分别准备了5分钟的发言稿、3分钟的自由辩论稿,还打算提交给听证会两个新材料,“都是对北京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言”。此外,调价还要考虑出租车司机的待遇,这些司机们也有顾虑,一担心涨价乘客不接受,二担心公司变相涨价。
石景山杨庄北区居委会陈鹏
将在听证会上说明:同意调价的理由、为什么选择方案一以及建议公开出租车司机和公司的利润分配。另外,调价不是解决打车难的惟一办法,企业还应加强人性化管理,既有罚,又有奖,同时在行业内引入竞争机制,避免出租车公司借口其他由头变相涨价。
北京田目仁和广告有限公司李桂林
光依靠涨价不能缓解拥堵问题,还应注重道路管理,解决断头路等多方面问题,并适当增加出租车数量。建议出租车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牛志远
从我拿到调价方案以后开始打车,到今天打车费用已花费427元,我在王府井、西单、儿童医院、北京站等不好打车的地段多次调研,认为政府也在不断改进,毕竟6年没有调过价格了,可以稳妥、适当地进行调整,保证多出的价格利润能服务于司机,政府应加强监管。
(此前记者对其采访时,牛志远对两种调价方案都不赞同,不过昨天他表示,在调查走访了100多个司机、80多个乘客的看法,又了解了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状态,再加上政府近来也对改进出租车管理做了努力,比如取消了在车站出租车的入场费,因此他现在赞同方案一。)
北京丰田彩色扩印服务有限公司王家喜
出租车不等于公交车,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交通拥堵,应倡导绿色出行。另外,等候时间价格的规定,也会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隆福大厦退休职工黄文改
节日工资翻倍,也应该给司机增加份儿钱。比如是否能在10月、春节所在月以降低份儿钱的方式给出租车司机“放假”,能否在早晚高峰时段让出租车也能使用一些公交车相对较少的公交道,不让资源浪费。
华天餐饮公司彭凤芹
我们当然不愿意涨,但如果非调不可,就选择方案一。
还在考虑
北京金润汇商贸有限公司贾军亚
还要再考虑考虑,方案应该朝着最有利消费者的方向发展,如果非要二选一,同意方案一。“近期做完出租车行业调研后,才发现此前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原来想取消出租车公司就行了,目前看还是有存在必要的。”希望政府能在配套设施、社保、医疗等方面给出租车司机更好的保证。
消费者代表吴婷
我的观点还是“能不涨就不涨”,不给消费者增加负担。
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退休职工郭建华
提倡快速交通,“其实涨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不过出租车价格7年没调整过,调价还是必然的,不应依靠消费者来提升出租车司机的收入。”
支招打车难
出租车能否来个合作社?
九三学社金融支社于水:
出租车行业管理体制问题使得打车难问题加剧。应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出租车行业牌照。以伦敦为例,1998年伦敦的政府管理出租车不够用,于是就制定了一部法规把一些黑车合法化了,就出现了PHV (Private Hire Vehicle)出租车模式,它是合作社模式,公司多为三四辆到十辆左右,在街道租个办公室做调度中心就可以运营了,总量比政府管理的出租车还多。建议应发放合作社模式的牌照,发放电话叫车类出租车队牌照,开放独立车主牌照,获得条件是运营司机五年无不良记录,即可离开公司申请成为独立车主。
出租车公司成本详细构成应公布
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朱良:
要抑制需求一是靠替代,二是靠价格。想靠公交改善到足以吸引乘客不打车,近年内不现实。剩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价格杠杆——涨价。涨价对乘客不利,可缓解供需矛盾后对特殊情况下非打车不可的人有利,这是两难选择。出租车公司的成本不透明早已引起各方非议,如果公司利益不动而让乘客付出代价也不是很合理的做法,建议政府应公布出租车公司成本详细构成。
本报记者 孙颖 X133
本报记者 杨滨 D044